原料藥轉型升級 綠色創新是關鍵
導讀:我國雖然是享譽全球原料藥生產國和出口國,但是主要集中在大劑量、低效益的大宗原料藥品種,利潤率較低。而且產能過剩,價格競爭激烈,大部分化學原料藥長期處于“量增價跌”的狀態。
如何投資轉型升級后的原料藥發展
隨著我國人力成本增加、環保投入增加、匯率波動致使我國化學原料藥行業成本急劇上漲,長期支撐化學原料藥企業的比較優勢不復存在,因此整個產業進入優勝劣汰的產業調整階段,低端原料藥的發展受到限制?;瘜W原料藥污染大,難治理參加過原料藥會展的很多企業都覺得受新環保法、招標采購二次議價等政策因素影響,很多經銷商、代理商都不敢拿貨,生怕砸在手里,這直接導致當前原料藥銷售行情“不太好”。雖然近來的藥價放開政策使得制劑廠家們對藥價有了良好的心理預期,但銷售行情只是“略有好轉”。
自2014年起,我國原料藥制造業潛伏多年的弊病爆發,成本優勢不再明顯,在本土市場和國際市場的霸主地位開始動搖。隨著國家一系列政策的發布,據了解,環保重壓下遭遇停產或限產處罰的原料藥廠數量已開始增加。
化學原料藥生產產生的污染物種類多、單類數量少、毒性大、濃度高、具腐蝕性、排放基本無規律、不連續不均衡、難做無害化處理處置等特點,使得治理投資大,治理設施運行成本高、盈利能力差的企業很難維持治理設施的正常運行。而由于國內危險廢物處置能力建設明顯不足,菌渣、廢水處理產生的污泥的處置,更讓企業十分頭痛。原料藥企業產品結構調整和環保設施改造問題難以回避。又因環保改造成本上升,原料藥產品出口價格隨之上揚,以往我們關注產能、價格、供需矛盾,而今不得不將目光轉向產業價值及企業的轉型升級、綠色可持續發展上,企業環保壓力大增。
小劑量、高效原料藥是新發展方向
按目前我國原料藥的市場趨勢,低端、高污染、高耗能的原料藥發展空間將被壓縮,特色、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原料藥的發展值得期待,“小劑量、高效價”將是今后原料藥發展的方向。我們國家的政策也在這方面大加支持。
實現原料藥升級發展還是“十三五”規劃的重要內容。具體包括圍繞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和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等國家發展戰略,在適宜地區發展原料藥,研究這些地區需要怎樣的政策環境和產業基礎。圍繞會議上提出的“一帶一路”發展戰略,鼓勵原料藥企業走出去,開展原料藥產能國際合作。鼓勵優勢企業進行大規模的兼并重組,淘汰落后產能。鼓勵企業瞄準國際同行進行技術改造,優化工藝路線,采用先進裝備,提高生產信息化水平,通過數字化管理確保產品質量。努力做到低能耗、低污染,實現綠色發展。這是原料藥生產需要破解的難題,“十三五”期間一定要有所突破。
除了原料藥,目前我國制劑發展態勢也不容樂觀,水平和出口量與醫藥大國的地位和產業規模不相稱,加快醫藥產業升級,從上游向下游過渡,做優做強制劑是必由之路。
今后5年,醫藥產業要以擴大制劑出口帶動轉型升級、產能有效利用和產業規模的擴大方向發展,對于原料藥企業來說,轉型升級不僅是大環境使然,也是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由之路。在這個過程中,相關部門應全力幫助企業調整結構,也希望企業間要充分發揮我國已形成的產業鏈完整優勢,特別是原料藥的成本優勢,投入到國際化布局中,不斷提高發達國家規范市場的制劑認證能力和國際合作能力,揚長避短,尋找差異化競爭,形成自身特色,與其他國家加強流通和交流,不斷開拓國際市場,為企業成長盡量創造良好的環境。
本文來源:中國制藥網